今晚看了陳老師的演唱會,沒想到回到家洗了個澡還是覺得很亢奮,
決定冒著明天起不了床上班的危險,來PO篇心得文。
首先,我要先說說樂手們排開實在讓我驚豔,
我想這場演唱會聚集了好多現在台灣流行樂的樂手翹楚,
Bass手毫無意外是林羿妏,台灣頂尖的女Bass手,
尤其陳綺貞的演唱會,不找好友要找誰呢?
keyboard是陳建騏,不諱言,我是近期聽了娃娃的專輯之後,
才對他比較認識,同樣地,別說彈琴了,他本身也是位很優秀的製作人,
上次的金曲獎也入圍了很多演奏類的獎項。
吉他手也來個毫無意外是小虎老師,但是,這次還加了一名奇哥!
而且奇哥真的很愛瑪利兄弟式的跳躍,上次在風和日麗連連看秀過,
這次也要自己偷偷穿插,有趣!
(而且,我心裡暗自慶幸女神找奇哥來伴奏,不知道怎麼地,
我一直覺得奇哥沒什麼工作機會,好像賺不到什麼錢,
當然,希望這是我想太多啦!哈哈!)
我發現台灣樂壇我欣賞的歌手和樂手根本私底下就是同一群朋友,
物以類聚吧!我想歌迷也是,跑來跑去,會來看這一群人的觀眾,
應該也是同一群人,這其實是一個多難得的緣分啊!
由於是在台中的場地,事前我對設備與效果沒抱太大的期望,
沒想到整個演唱會燈光、轉播畫面都安排的很用心,音響效果也相當好,
完完全全讓我投入到表演與歌曲裡,而舞台下方整排LED燈的大手筆,也讓我印象深刻。
這次的演唱會似乎更注重在視覺的部分,一開始用蜘蛛網的投影將陳老師包圍,
之後配合不同的歌曲展現更多的視覺畫面,效果很好,
而我最喜歡的一段是,陳老師唱到某首歌尾段(我老人痴呆,才剛看完就忘了),
留了好幾個小節的純樂器演奏搭配黑色的老鷹翅膀往前飛翔的畫面,
當下我真的覺得,我擁有那對翅膀,而我,在飛翔,在衝破。
其實這是件很難的事,當一個歌手開口連續唱了快十首慢歌,
而台下這麼多人,每個人都靜靜地聽,沒有多餘的聲響,
這種集體專注的力量其實放在其他事情上一定很強大,
但是放在演唱會裡,絕對就是對表演者最大最大的支持力量。
這次演唱會選唱了好多以前的歌,前半場的慢歌時間,
我幾乎是含著淚聽完,每一首舊歌都帶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我想到高中的大操場、想到倚在窗邊的同學背影、
想到在台上噴口水的國文老師,想到那年收到的信,
有好多好多回憶,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含著淚,
是感動?是感嘆?還是其他的什麼什麼?我也不曉得。
還好,後半段歌曲的節奏比較強,很容易就讓我離開那種淡淡憂傷的情緒,
電吉他一刷下去、鼓的節奏一加快,就一定是要跟著跳,
跟著比出rock的手勢,我想我被制約,全場的觀眾都被制約了。
中間其實還有一小段是播出陳老師和樂手們拍好的影片,
各自說出自己在這個夏天想要完成的事,
陳建騏要游泳、鼓手小白要騎單車、陳老師要寫歌(寫出幾首就隨緣啦),
而林羿妏說她要吹冷氣,以及不騎單車。
(這跟我很像,哈哈,雖然我也是夏天出生的,但我需要的陽光其實不用太多)
最後最後,安可了八次(如果我沒算錯的話~)。
陳老師說,以前她高中要背課文的時候,就會把課文編成一首歌,
然後邊跑操場邊唱,同學問她為什麼要這麼累,
陳老師回答:因為我以後要開演唱會!
陳老師笑了,下面的觀眾也笑了,然後她說很感謝大家給她機會、給她舞台,
謝謝有我們這群知音,她寫的歌才不會只能唱給她的房間聽。
其實,我想大多人當時想到的是:是我要謝謝妳才對。
安可的時候唱了好多歌,唱了張雨生的"天天想你",唱了"九份的咖啡店",
唱了"微涼的妳"、唱了"距離"、唱了"表面的和平"、唱了"80%完美的日子",
唱了"after 17"、唱了"告訴我"、唱了"還是會寂寞",還唱了景美女中的校歌......我記不完全了,
有些歌其實前面的演出都有唱過,安可的時候又來個電木吉他版,完全不同fu。
最後一次安可ending的時候,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安排,
唱了"你會不會",還把整段副歌都給台下唱,
而陷阱就在『我想今夜就這樣吧...』這句歌詞,唱完之後,她眼神還是有點流連,
台下還是猛喊安可,最後她只好又走出來說"真的下課了"。
好啦~亂七八糟記了一堆,希望我可以把這場演唱會各個細節記得更清楚、更永久,
我很幸福,可以在很久以前就聽到陳綺貞的音樂,她也繼續唱,我也繼續聽,
讓這些歌不斷地提醒我不要忘記,最初的原點,以及最赤子的我。
Thank you. Cheer!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