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逛完798藝術區之後,我又搭車回到比較接近市中心的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與煙袋斜街幾乎就在同一區,目前是以觀光胡同的方式呈現,

街上來來往往多數是外地遊客,甚至幾乎有三分之一都是歐美觀光客。

 

從公車轉了電車之後,在鼓樓東大街下車。

從鼓樓東大街步行一小段就可以直接轉進南鑼鼓巷。

 

由於是觀光區,無論是鼓樓東大街或是胡同裡面,都是賣紀念品或小吃或餐廳,

比起早上為了去798而迷路亂闖的傳統胡同來說,真的少了很多味道,

唯一能體驗的,大概就是這些建築的『型態』吧,大多數的房子都整修的很不錯了,

只能從建築的輪廓去推測過去人家的生活環境。

 

 

一轉進來,就看到有店家在賣『台灣車輪餅』

 

南鑼鼓巷

 

主幹道旁的支線,至少有淡淡古胡同的fu

 

隨處可見的紀念品店家。個個售價都有點名過其實。

 

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網友大力推薦的文宇奶酪店,買了一碗坐在店門口的石階上吃。

不吃還好,吃了很失望。奶味很淡、奶酪很水,有點像有淡淡奶味的豆花,

包裝也是一般的塑膠杯,一份還要RMB 8,真的是要親身試過才知道。

 

街道一隅:台灣偶像劇的力量。轉角遇到蚵仔煎。

 

到了下午三點多,路上的遊客多了起來,更怪的是,一條不到三米的巷道,

竟然擠進了牛車、貨車、汽車、腳踏車,整個寸步難行(包括行人),

而且喇叭聲又多又急又響,別說歐美遊客看得瞠目結舌,連我都覺得實在太誇張。

 

所幸躲進一家咖啡店(這裡為了歐美遊客,三五步就一間咖啡店),

在裡面往外旁觀所有的人聲鼎沸。

 

咖啡店內

 

看起來我似乎對這地方沒什麼好感,但其實還是值得花時間來一次,

至少可以體會到屬於自己體驗過才產生出來的想法。

 

在這裡,我看到過去與現代的交會,也感覺到隱藏在表面之下的矛盾與追求,

這樣子的變化究竟好或不好,我不知道,只是有隱約覺得衝突是存在的,

只是還沒抬面化罷了。或許,在這樣的時空與背景下,也沒有什麼抬面化的機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steit 的頭像
pasteit

Paste!!!

paste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