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出處:UDN理財會客室

http://mag.udn.com/mag/m_forum/storypage.jsp?f_MAIN_ID=58&f_SUB_ID=3564&f_ART_ID=156599

繼追殺比爾後 Google將開始追殺台股()

Mr.K 2008/10/28

http://mag.udn.com/magimages/7/PROJ_AUTHOR/f_1212025336349.jpg產業龍頭的動作,即使是一個細微的改變 都有可能會形成整個產業的長鞭效應,激發巨大的波瀾。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這些產業龍頭開始往軟體與內容前進,而還在硬體與製造上奮鬥的,似乎未來的下場都不會很好。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Google的雲端運算、Chrome以及其他一大堆的服務對於台灣PCNB相關產業的影響,既然如此,當然就不能不提到Google大神的最新武器G1了。G1Google所推出的智慧型手機,採用自家的Android平台,目前是由台灣的宏達電所代工。很顯然的在行動通訊的領域,Google仍然是要與Windows Mobile系統一較高下,繼續追殺比爾。

全球的手機市場一年大約是10億支左右,整體成長率已經不若以往,但其中有個特殊族群,也就是智慧型手機卻異軍突起,2007年約佔整體手機銷量的10%。而根據Dataquest的預測,2008年與2009年的成長率將分別高達50%70%,由市場規模與成長率來看也無怪乎台灣的各大廠商均要投入智慧型手機的研發與製造了。

手機具有了智慧以後,整個產業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我們先來回想一下PC時代好了,當產業開始成長的時候,所有的週邊硬體雨露均霑,舉凡主機板、機殼、鍵盤、連接器、風扇等等都跟著雞犬升天,到了Microsoft Windows出來之後,硬體規格已經不再是重點,只有每年跌價的份,大家關心的是電腦裝的是XP還是VistaOffice2003還是2007。而這樣的情形很快的也會出現在手機的市場,只要從GoogleNokia的動態就可見一斑。

Nokia將用軟體與內容Connecting People

Nokia是我個人相當敬佩的一家公司,80年代的時候還只是一家林業為主的傳產公司,在90年代轉為通訊為主的科技產業,現在看起來將要轉型為軟體與網路業者。他在手機產業擁有高達40%的市佔率,其所擁有的Symbian作業系統更是擁有高達60%的市佔率,因此其一舉一動都將牽動手機產業未來的發展,我們來看看他做了哪些事情。

它從2006年起陸續收購了Intellisync Wireless (行動郵件)Loudeye(線上音樂)Gate5(導航軟體)Twango(社群)Enpocket(手機廣告)Navteq(全球導航圖資)OZ(行動訊息)Plazes(地圖社群)Trolltech(軟體開發商)Symbian(手機作業系統)等公司。發現了嗎? 沒有任何一個是跟硬體或製造有關的,所有的行動跟它的口號一樣,Connecting People

20078月的時候,它發表了Ovi這個手機入網站,把上面的服務都包含在裡面並持續增加新的服務,2008年則宣布要開放Symbian成為免費開放平台。為什麼它敢這麼做? 因為前面的所說的併購動作,已經讓它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用軟體與服務來打這場硬仗了。


Google將顛覆手機與電信產業

那最近Google在做些什麼呢? 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花大把鈔票買了Youtube與建置Android平台以外,他還收購了包括大家比較不熟悉的Dodgeball(社群)Reqwireless(行動郵件)Jaiku(微網誌)Double Click(線上廣告)Panoramio(地圖+相簿)這些手機平台的服務以及軟體。發現什麼詭異的事情了嗎? 它的動作跟Nokia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Google最大的營收比重是來自於廣告收入,進軍手機業務也是為了如此,因為手機是更為個人化的產品,意味著可以提供精準的廣告。試想著在G1上打開Gmap時,地圖立刻出現週圍店家的優惠快訊,在百貨公司拍下產品條碼立刻顯示出網路上最優惠價格及店家資訊。市場更盛傳Google可能提供買Gphone免通話費的電信服務,迅速拓展手機這個平台佔有率,只因為他主要的收入來自於廣告。

專注於硬體的業者,將失去領導地位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產業龍頭在做些什麼,夾不死(Steve Jobs)最近兩次在Apple新產品發表會所發表的是iPod touchMacbook Air,當看到他從牛皮紙信封拿出Macbook Air時,哇! 真是漂亮的產品啊! 沒錯,我只覺得這兩種產品很漂亮,但卻沒有令人興奮的感覺,因為這些也不過是比較薄的iPodNB而已。

另外一個已經走下坡的前手機龍頭Motorola,則是想要賣掉他的手機部門,市佔率已被Sony Ericsson以及Samsung給瓜分,只是遲遲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買主。而台灣相關的手機帶零組件業者也因此受到波及。只因為他注重的是外型、硬體與成本,但它的手機使用介面與服務卻完全跟不上使用的者需求。

很久以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從產業趨勢變化找商機」,裡面有提到一個觀點就是要時時觀察產業龍頭的動作,因為這些業者即使是一個細微的動作 都有可能會形成整個產業的長鞭效應,激發巨大的波瀾。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這些產業龍頭開始往軟體與內容前進,而還在硬體與製造上奮鬥的,似乎下場都不是很好。

未來智慧型手機應該會是Nokia以及Google的天下,因為兩者都提供免費的手機平台(微軟的平台要收費),而各自在手機及網路產業佔有領導地位,最重要的是,它們都看出了軟體與內容才是未來的致勝關鍵。你說宏達電會怎麼樣? 現在市場還在成長,它還有機會轉型,但如果未來他沒有走向軟體與內容,它的品牌就會逐漸凋零,最後回去做代工,成為台股另一個一代股王。試想如果GoogleNokia0元手機,只收廣告與服務費,htc要從何還擊?

從這兩篇文章我們可以發現,通訊與上網的裝置將會越來越普及跟簡單,複雜的會是後端所提供的內容與服務,所以網友之前提出低價電腦會熱賣,我覺得是正確的觀點,各大品牌業者也看到了這塊市場而有所動作,可惜的是不僅台灣業者沒有看到這一塊,連AppleMoto這兩個台灣電子業的重要衣食父母也無力改變,讓人不禁懷疑,硬底子起家的台灣電子產業在未來是不是還能夠那麼的硬呢?

但也不用擔心這些以製造為主的公司會消失不見啦,只不過他們的股性會慢慢的牛皮化,股價將不再出現激情的波動,沒有本益比或本夢比。取而代之的是股價穩定或高殖利率這些名詞,其實對於特定的價值型投資人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轉變。只是如果真的要選價值投資,我會選別的產業就是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steit 的頭像
pasteit

Paste!!!

paste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