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這裡遇到的大多數人,畢業之後也很難再有機會持續地相處,甚至是見上一面也都不太可能,所以在大家慢慢感覺到時間所剩無幾之後,都開始提高見面或聚餐的頻率,不像之前都會是為了做功課或一些正式的理由而約見。
想想也真是很奇妙,短短地時間內,來自世界各地的我們"困"在這個小地方,然後慢慢發現每個種族或國家來的同學各有什麼特色,比如說遇到講俄文的,就多讓點,因為他們總是強勢又有"自信"(不是說其他人贏不過他們,而是與其跟他們爭論,不如自己趕快動手作來的有意義多)。中國同學大部分就比較逆來順受,也比較沒跟其他國家的人打成一片,台灣同學又跟中國同學不一樣,因為我們會去歐洲人party,話也比較多(比較會拉賽),但中國同學幾乎不參加,而且上課永遠坐在同一區塊。希臘同學每個都很聰明,而且尤其努力地找工作,希臘經濟的問題讓他們不敢想像沒在這裡找到工作的未來。奈及利亞人其實很有錢,英文也流利地很。德國人一點都不是想像中的嚴肅冷漠,反而我遇到最風趣幽默的人都是德國人,不過跟她們聊天腦袋要打開一點,因為笑點都藏在比較裡面(這樣說來,以前謠傳德國人很嚴肅的人,說不定是因為自己聽不懂他們的笑話)。法國人,恩,我遇到的的確散發有點"高傲地"的優雅氣質,即便他是男的也不是gay,但衣著很大膽,常常是超鮮豔的顏色大膽對比。
當然這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畢竟每個人都不同,就算是同父母生的,性格也會有巨大差距,更何況在這裡的大家,都有著不一樣的背景和經歷,以偏概全是不可以的,只能說是我身邊的狀況是這樣。
最近因為project的關係,好多同學已經陸續離開學校,有的人去瑞士、有人去巴西、法國等等,也有人像我一樣是待在英國做案子,但farewell parties開不完,大家都在捉著最後的尾巴,想著想著,其實也是會有些感傷。
人生嘛,其實就是這樣來來去去,早該習慣了不是嗎?
P.S. 最近被頻率不同的J搞到時不時怒火中燒,我想這真是對我脾氣最佳的修練期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