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是為了讓浮動平靜下來
分開,是為了暫緩單憑傻勁的投入
分開,是為了秤秤這些隱晦情緒的重量
分開,是為了讓彼此的腦袋淨空,然後期待第一個出現在腦海裡的那張臉
分開,也是為了測試自己在這段期間內,願意作出多大的改變
分開,是為了讓浮動平靜下來
分開,是為了暫緩單憑傻勁的投入
分開,是為了秤秤這些隱晦情緒的重量
分開,是為了讓彼此的腦袋淨空,然後期待第一個出現在腦海裡的那張臉
分開,也是為了測試自己在這段期間內,願意作出多大的改變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曾經在生命中的任何一個時刻思考關於勇敢、堅持、走自己的路、善良、正義的這些議題,老實說,每當我看到有人因為堅持硬頸完成了任何大小事,或積極投身社會議題的新聞或文章時,心裡總是會不自覺一震,就像發現自己與這些埋在心裡最底層的聲音漸行漸遠的警鐘被狠敲了一樣,驚覺自己一事無成而感到蹉跎與後悔。但事後又很容易被安逸的生活與環境削弱了對自己與對整個社會的關心,每天取而代之的是上上網、看看影片、和朋友亂聊天。我對自己的貢獻在哪?對社會的貢獻在哪?答案很清楚,就是零,就是甚麼都沒有。
先不講對整個社會的抱負與改革。活到這把年紀,我仍然無法改掉太多壞習慣,早上不折被、地也不經常吸、動不動就塞垃圾食物進自己的胃、浪費太多時間做無謂的事.... 如果要細數,也許一百個頓號都不夠我用,但這些小細節絕對"成就"我的一切,然而,是從不好的那一面。這樣的我,其實對自己一點都不負責,又如何對更大的群體做出什麼正向的影響?
"我要改變"是在我心裡時常出現的宣言,在我接近三十年的人生歷程裡,計劃,永遠是用來變化的,大概是性格使然,我也從來不覺得不妥,反而覺得這表示了一個人不怕挑戰、不畏變化。然而,我卻從沒發現其實這個信念是被選擇性認真對待的,就像每晚留時間念點書、早上起來要先開窗一樣,在我潛意識裡也許認為沒那麼重要,所以一直沒有強迫自己認真去改變,而當我習慣了用這種態度面對絕大多數的事情之後,所有事情都會往預期地反向發展,因為,我從沒用心力把它們引導到想要的方向,最後,又有個藉口是,這樣不如預期的發展是因為自己沒有努力,只要未來我努力了,一切就會變好。如此如此,無限循環,每件事都沒有改善、也沒也成就哪件事,最後,我把自己變成了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
這一切,一定要有個終止點。
時間已經是用倒數的了,在感傷的同時,又很希望快點渡過這個專案與論文都看不到盡頭的窘境。
原本只有很度爛我的組員,但剛剛聽完Roma說他那些緊急會議遲到一兩個鐘頭不足為奇的印度組員們,就覺得自己好幸運。就像每次聽完朋友抱怨他們的室友如何如何一樣,我都只能用我真的很幸運來做結論,因為這種事真的是命運安排,好組員/室友帶你上天堂,壞組員/室友推你上戰場。
我們第一個離開的室友是Harris,她回Cyprus過暑假,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十月,到時候我們也已經人去樓空了。前一陣子我們非常把握時間,即使大家都很忙碌,還硬是安排了一個下午硬是一起包了水餃,沒錯!就是包水餃!看這些洋人桿麵皮、拿菜刀剁菜的樣子就覺得很違和,但是他們玩得很開心,我看得也很有趣。前兩天,我們也一起去了鎮上吃中國菜,雖然菜色真的就是洋人吃的中國菜,但大家圍在一起吃合菜的感覺有點讓我想起以前在政大吃四川的畫面。今天早上Harris十點半離開,大家還爭取時間來了頓最後的早餐(當然是指一起吃的早餐啦),話說大家作息時間都不太一致,一起吃早餐還真的是頭一次。
聽起來好像大家感情so so而已,但這是大誤!很多flatmates可是一年到頭沒跟任何一個flatmate吃過飯,更何況我們這些聚會可是人人都到!這絕對夠格成為一段佳話了。前幾晚的GradStock,大家都在gradbar外面瘋狂地聊天跳舞,我就叫Roma和Bami去common room把正在開會的金地解救出來,後來金地跟我說,她的組員都覺得我們的這些舉動很感人,因為他們與flatmates根本就不熟!不過我聽到這個已經沒有太驚訝了,因為對照之前WJ跟我說只要有人在他們廚房,她就不會進去這件事一樣,我已經接受並不是每個flat的室友們都會很好的這個事實。
關於這一點,我真的非常感謝老天爺對我的厚愛,畢竟分配到跟誰當室友,不是我們這種凡人可以決定的!
一切就這樣結束也好,雖然連我都為妳感覺到痛了。
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和各種體驗,唯有彼此最清楚,只是現在看來,妳在沒有防備的狀況下被兩面夾擊。我無法完全感受妳的感受,只是連遠在天邊的我,在聽到這個消息的當下,腦袋也頓時空白了幾秒,之後只能自己慢慢感受心痛和對妳的不捨。
從此應該就是陌路人了吧? 妳想。
記性不好。
很多細節其實我早就忘了,那些應該記得的對話和動作,因為忘記了,導致回憶總是坑坑疤疤、一點都不流暢。
然而,一些東西留下來了,一些叫做障礙的東西。在障礙之前,沒有回應、伸手與觸碰。
其實在這裡遇到的大多數人,畢業之後也很難再有機會持續地相處,甚至是見上一面也都不太可能,所以在大家慢慢感覺到時間所剩無幾之後,都開始提高見面或聚餐的頻率,不像之前都會是為了做功課或一些正式的理由而約見。
想想也真是很奇妙,短短地時間內,來自世界各地的我們"困"在這個小地方,然後慢慢發現每個種族或國家來的同學各有什麼特色,比如說遇到講俄文的,就多讓點,因為他們總是強勢又有"自信"(不是說其他人贏不過他們,而是與其跟他們爭論,不如自己趕快動手作來的有意義多)。中國同學大部分就比較逆來順受,也比較沒跟其他國家的人打成一片,台灣同學又跟中國同學不一樣,因為我們會去歐洲人party,話也比較多(比較會拉賽),但中國同學幾乎不參加,而且上課永遠坐在同一區塊。希臘同學每個都很聰明,而且尤其努力地找工作,希臘經濟的問題讓他們不敢想像沒在這裡找到工作的未來。奈及利亞人其實很有錢,英文也流利地很。德國人一點都不是想像中的嚴肅冷漠,反而我遇到最風趣幽默的人都是德國人,不過跟她們聊天腦袋要打開一點,因為笑點都藏在比較裡面(這樣說來,以前謠傳德國人很嚴肅的人,說不定是因為自己聽不懂他們的笑話)。法國人,恩,我遇到的的確散發有點"高傲地"的優雅氣質,即便他是男的也不是gay,但衣著很大膽,常常是超鮮豔的顏色大膽對比。
當然這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畢竟每個人都不同,就算是同父母生的,性格也會有巨大差距,更何況在這裡的大家,都有著不一樣的背景和經歷,以偏概全是不可以的,只能說是我身邊的狀況是這樣。
最近因為project的關係,好多同學已經陸續離開學校,有的人去瑞士、有人去巴西、法國等等,也有人像我一樣是待在英國做案子,但farewell parties開不完,大家都在捉著最後的尾巴,想著想著,其實也是會有些感傷。
好快好快好快!只剩下最後一個term了,再過幾個月我就要被打回現實,對抗還債、支付生活費、保險費、稅金、可能還有房租等等等各方來的討錢怪獸了! 為了不讓自己心慌,這一陣子還是先不要想這些事情,好好地把握這之後回想的時候,絕對彷彿夢一場的時間。
目前手上有很多事要做,但priority最高的是以下三項:
1. 專案 + 論文
2. Google Competition
3. 到歐洲諸國遊玩
好久沒寫網誌,不知道為何,就是提不起勁。而且說實在的,雖然影集都沒少看,但是事實上事情相當地多,尤其最近只要看多一點影集就會開始心慌,然後趕快又從正事表中隨手挑一件出來做,不知道是強迫症還是恐慌症,總之希望這都只是暫時的心理壓力,畢竟,放鬆的時候就該放鬆,想多了只是有害無益。
明天要到比利時出遊,之後會去荷蘭看花(請老天保佑好天氣!)。其實手上還有一份作業待交以及一個跟同學合作的校外competition正在執行,雖然如此,上星期我還是失心瘋地安排了這禮拜的出遊,一切都很趕,昨天也才把要用的歐元換到手。沒想到,十二小時後就要出發的我,現在竟然有些意興闌珊。我真的是太好命了~~~
據說下周一就會公布之後要負責的project,昨天算是早早地就把wishlist寄給Graham了,原以為解決了心頭事,誰知道看到同學一直很積極討論志願序,搞得我也開始有點緊張結果。Anyway,一切都是聽天命了,都到了這個關頭也無法再做甚麼了。更何況,好的案子不一定好,不好的案子不一定差,一切都是未知~ 不過感覺大家開始要慢慢地在各地分道揚鑣也是挺有趣的(感傷?!)。
上個月其實是Easter假期,沒有到歐洲去,只到了倫敦和愛丁堡玩了幾天。其實這樣的安排也是合理,因為我都來了大半年,竟然還沒有時間去過這兩個地方!